谁也没想到,讲历史做学问的教授也能“火”到这种程度。7月22日,年近六旬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北京图书大厦签售,吸引了数以千计的观众和读者。等着见他一面的读者队伍,从热闹的西单大街上排进了狭长的胡同里。
不少老人和孩子自备“干粮”,从早晨7点等到午后,直至从易中天手中接过签名的新书,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这一切都源于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的“开坛讲座”。从去年4月在“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到现在将一段三国历史“品”得有滋有味,易中天已经成为许多观众和读者心中的“超级教授”。他在央视创造了历史——能在央视开这么长时间讲座的,他还是头一位。
电视使得易中天登上了备受民间礼赞的偶像地位,而他走下“百家讲坛”的一批学术性著作也接连成了畅销书。2005年,他的《帝国的惆怅》出版4个月就卖出了5万册。今年年初,《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第一版就印了15万册,面市以来稳坐全国各大书店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前几位。7月份刚刚出版的《易中天品三国》则通过无底价的竞标方式拍出了500万元的天价版税。而每一次他的出现,都会掀起众人追“星”般的狂热。在上海书城,他《品读中国书系》的签售活动,场面之火爆与北京如出一辙;在上海图书馆,他《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品读三国及其他》的讲座,人气之旺毫不逊色于影视明星的“见面会”。
“我本就不是书斋学者”
“韩信是待业青年”、“‘诺’相当于现在的‘OK’”、“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你小子浑蛋!我和你哥是哥们儿,你居然在皇帝面前说我坏话”……听易中天的讲座,总是让人觉得妙趣横生因而记忆深刻。他独辟蹊径,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妙说”历史。
但也有人批评易中天的讲座无厘头,是教授中的异类。
对此,易中天淡然一笑:“我原本就不是那种整天呆在书斋里的学者。”易中天告诉记者:“我的经历坷坎,没有上过大学,该上大学的年纪我呆在新疆兵团农场劳动,那些历史书都是我自己看的。后来直接读了武汉大学研究生,我的思维和话语方式跟其他大学生都不一样,所以当上教授,变成异类也不奇怪。”
如今谈及这段经历,易中天似乎已是云淡风轻了。然而在当年,却是一条不那么容易的路。1965年,作为“知青”,18岁的高中毕业生易中天,从家乡长沙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的一个军垦农场当农工,也就是“军垦战士”。“当时,我们的口气很大,是要去‘解放全人类’,但很快就发现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不要说解放不了全人类,就连解放自己,也成了大问题。”后来,遇到一次招工的机会,他被招到乌鲁木齐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子弟学校当了中学老师。
1978年,国家恢复了研究生招生制度,易中天把握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考上了武汉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以后又留校任教。“当时留校也不容易。”易中天说,“因为按当时的政策,我得‘哪儿来哪儿去’。幸亏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刘道玉说‘人才难得’,坚持要把我留下来,为此还惊动了当时的教育部长蒋南翔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最后是教育部专门为我的毕业分配下了一个文件。”
正因如此,易中天的心里,深藏着对刘校长的感激。仿佛是一种无言的报答,直到刘校长离开武汉大学校长一职4年以后,易中天才调离武汉到厦门大学任教。在厦门大学,易中天是不上大课的,只给七八个硕士生和博士生讲课。但是,由于他讲课风趣幽默并富有个性,课堂里常常挤满了七八十个学生,“小课”就不得不变成了“大课”。
和观众一起“品读”历史人物
电视改变了易中天的生活,听易中天的讲座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有一次签售,一位家长专门带着孩子前来表示感谢——孩子原来不读书,听了易中天的讲座变得爱读书了,还对历史感兴趣了。家长由衷地对他说:“易老师,您真是做了一件好事”。的确,易中天的讲座使一些青少年读者或者专注于理工科学习的学生开始关注历史、喜欢历史了,从这个角度说,易中天无疑是成功的。
但易中天并不赞成那种认为他通俗幽默的讲座就是为了普及历史知识的说法。作为一个历史学者,相对于“普及”,他更希望的,是能带领观众和读者去“品读”。“‘普及’只是让某些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而‘品读’是去品味、去阅读,去发现历史留给现代人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品读的过程中,易中天最忌讳的是“历史人物的脸谱化”,“其实每个历史人物,尤其是大人物都是很复杂的。‘品读’历史人物,最重要的是把人性当中的矛盾冲突和复杂面都揭示出来,这样才有意思。”
所以易中天的讲座,都是“品读”式的系列讲座,从“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到“品读三国”,把一个个大人物、一桩桩大事件,拿出来品味再三,解读再三。《帝国的惆怅》一书中,易中天也是如此“品读”王安石变法的:王安石的新法设计得其实很好,只是推行的方式不好;方式不好,是和他的个性、脾气有关系的。每个人的失败其实都有性格的原因、人性的原因、制度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个人道德品质。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走红,让人们意识到,通过电视传媒讲述历史文化,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学术成果“趣味化”的问题。易中天的讲座无疑是有趣的,可他说趣味化不等于娱乐化。也许趣味和娱乐只有一线之隔,就看你目的何在了。为了使文化得到传播,那是有趣;为了趣味而趣味,那就是搞笑和滑稽。
“不失信、不失真、不伤害历史是我坚持的原则。”正因如此,观众在电视上见到的易中天教授,表情是丰富的,态度是严肃的。尽管他在表述的时候会有些无厘头的语言,尽管正是这些无厘头让历史变得“可爱”,但易中天却是站在尊重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的。所以观众听他说刘邦项羽、曹操关羽,可以大笑,可以意会,还可以言传。易中天似乎在严肃和趣味之间,找到了这条细“钢丝”——“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他如愿以偿地让历史成为了大众的历史。
至于被他“评头品足”的历史人物,易中天说:“我告诉观众的也只是历史形象。历史形象不等于历史真相,史书也难以确保记载的是真相。”谁也不知道那个真实的刘邦到底是怎样的“流氓”,真实的项羽又是何等的“贵族”,人们只是通过历史的纸张,看到一个个人物罢了。只不过,这些历史形象毕竟比文学形象、民间形象真实多了。因此,他的讲座力图在还原文学形象、民间形象为历史形象的基础上,与观众一起“品读”历史人物可能的真相。
从刘心武在“百家讲坛”开讲《红楼梦》,再到易中天品读《三国演义》,学术研究开始以全新的面目进入公众的视野。这些讲座引起的反响如此热烈,以至于很多人都在想为什么。易中天自己倒不以为奇:“不是民族的历史无人关注,也并非民族文化面临危机,而是我们自己的教育传播方式出了问题。”“学术,天下之公器也,属于大众,而非少数人的专利;大众传媒,传播信息最直接、最迅速、最广泛。学术与传媒,本来就需要对接。”这就好比电影《修女也疯狂》演的那样,基督教的圣歌都可以用摇滚的方式唱,因此,“教授也可以疯狂”。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成名之后的易中天,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节奏:除了主讲“百家讲坛”,他还参与成都城市规划、做“感动中国”、“魅力城市”评选的评委……频频出头露面,给人的感觉和传统意义上的教授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被“粉丝”包围着的同时,他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有人说他是“余秋雨式的人物”,一方面在学校执教,另一方面频繁参加社会活动。有人说学者就应该坐在书斋里潜心治学,媒体打造出来的肯定是伪学者、伪学术明星。对此,易中天显得心平气和:“人生只有两种选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走别人的路那就只好让自己去说。而我只不过是不愿意让自己说,那就只好让别人去说了。这就不是可选择的。”在他眼里,教书和社会活动之间,不存在更喜欢哪个的问题,都是很有意义的事。
至于成名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易中天有一肚子的苦水要说:“虽然得大于失,但是代价也是挺大的。”从今年5月1日开始,整整3个月来,他的行程全是满的,还有数以万计的电话、邮件和帖子。实在分身乏术了,他只好关掉手机。为了专注地完成书稿,很多媒体的专访都被他拒绝了。而且,据易中天自己掌握的情况,有关他“品三国”的伪书已出现,他的名字被抢注了商标,他的博客被盗,他的电脑网址被攻击。失去了宝贵的宁静,有时他也觉得生活不堪重负。
采访的最后,易中天没忘拿自己幽默一把:“名利对我来说是搂草打兔子——纯属意外收获。打一个比方可以说明我的想法:上帝给我一个馅饼,后来发现给错了要收回去,但没关系,反正我已经咬了一口。所以,一旦想清楚了,名利就不是我关心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