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推荐】二十四城记
人才?天才?谢谢!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284361
精华: 0
发帖: 2724
威望: 7 星
金钱: 274100 浮游币
贡献值: 8499 点
好评度: 9563 点
人气: 386 点
在线时间: 1200(时)
注册时间: 2008-05-01
最后登录: 2011-12-07
楼主  发表于: 2009-03-27 14:53

【推荐】二十四城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译  名 二十四城记
◎片  名 24 City
◎年  代 2008
◎国  家 中国/中国香港/日本
◎类  别 记录/剧情
◎语  言 国语
◎字  幕 简体中文(内嵌)
◎IMDB评分 7.1/10  122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1103963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视频尺寸 640 x 352
◎文件大小 1CD 49 x 15MB
◎片  长 102 mins
◎导  演 贾樟柯 Jia Zhangke    
◎主  演 陈建斌 Jianbin Chen  ....  
      陈冲 Joan Chen  .... Little Flower
      吕丽萍 Liping Lu  .... Hao Dali
      赵涛 Tao Zhao  .... Su Na

◎简  介 


      《二十四城记》的故事主线将围绕一个国营老工厂的三代“厂花”展开,通过60年代、80年代以及现在三代“厂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反映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给普通人带来的影响和体验。

  1958年,一家东北的工厂内迁西南。

  大丽(吕丽萍),1958年从沈阳来到成都,成为工厂的第一代女工,千里之遥的迁徙带给她难以释怀的往事。

  小花(陈冲),1978年从上海航校分配到厂里,外号 "标淮件",是工人心目中的美丽厂花。

  娜娜(赵涛),1982年出生,在时尚城市和老厂之间行走,她说她是工人的女儿。

  三代厂花的故事和五位讲述者的真实经历,演绎了一座国营工厂的断代史。

  他们的命运,在这座制造飞机的工厂中展开。

  2008年,工厂再次迁移到新的工业园区,位于市中心的土地被房地产公司购买,新开发的楼盘取名"二十四城"。

  往事成追忆,斗转星移动。时代不断向前,陌生又熟悉。对过去的建设和努力充满敬意,对今天的城市化进程充满理解。

幕后制作

  纪录片故事片相结合

  和《三峡好人》一样,将采用纪录片和故事片双片同拍的结构。贾樟柯表示,在这部影片中他会在电影结构上搞搞新意思,采用《史记》的体裁,将电影分为本纪、列传等几个部分。

  据贾樟柯介绍,从一年前起,他看到很多旧的厂房被拆迁,新楼盘拔地而起,就有构思希望能拍摄一个讲述工厂和城市关系的影片。在寻找拍摄对象的过程中,他看到成都正在拆迁过程中的国营老工厂420厂,觉得符合自己的拍摄需要,从而确定了这部影片的拍摄地点和对象。据他介绍,影片将采取纪录片和故事片相结合的方式,先拍摄一个长度约二三百分钟的纪录片《二十四城故事》,讲述老工厂被拆迁和新楼盘将建成的全过程。同时,从搜集的资料中提取一些元素来丰富故事片部分。故事片将围绕一个国营老厂的三代厂花展开,通过60年代、80年代和现在三代厂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反映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生活环境改变给普通人带来的影响和体验。

  三女主角人选未定

  由于纪录片开拍后才开始创作故事片,因此三个女主角尚未确定。希望能根据剧情需要,找到以下三种女性来出演:60年代的厂花扮演者最好是能说上海话或者东北话的女演员,因为当时国营大厂的职工均来自于以上两个地区;80年代的厂花扮演者也是说北方话的女性;现代厂花扮演者则是成都当地人。据悉,纪录片部分将在下月开拍,而故事片部分则计划在明年1月开拍。

  剧本借助女诗人独特视角助阵

  贾樟柯以往的五部长片都是采取自编自导的方式,但《二十四城记》他邀请了成都女诗人翟永明联合编剧。据他介绍:“她写了很多诗歌和艺术评论,她的感情非常敏感。在她的诗里面,女性主义的特征是很明显的。那我这个故事又是从三个女人的角度切入,因此我希望她一方面能够补充我在女性视角上的缺失,令一方面能够帮助我强化成都这个地方的地域色彩。”

  用三个数字形容的前期筹备

  “一年的采访,40万字的采访笔记,历时一年的剧本创作”,昨日,贾樟柯用三个数字形容《二十四城记》的前期筹备工作。

  贾樟柯一直想拍摄一部以工厂为背景、描写产业工人生活的影片,为此他曾先后在太原钢铁厂、北京首钢等地考察。去年年初当他偶然来到成都,看到即将拆迁的 420厂之后,感到这个城市的气质和工厂的氛围与他的构想非常吻合,拍摄一部《二十四城记》的想法油然而生。但贾樟柯表示,在他的生活履历中,和工厂的交集很少,对于工人的生活并不熟悉,况且这部电影又离开了他熟悉的山西,来到他并不是很了解的蜀地成都,为此他决定展开长时间的实地采访。

  去年5月到12月,贾樟柯几次来到成都进行实地采访,当时由本报和剧组联合发起的420厂记忆讲述者的征集还为《二十四城记》贡献了不少精彩的素材。在此过程中,贾樟柯亲自采访了超过30位讲述者,加上剧组搜集的其他素材,最后整理成为长达40万字的采访笔记,这些扎实的素材为后来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贾樟柯也多次兴奋地表示,这些人和这些故事让他有了太多意外的惊喜。

花絮

·《二十四城记》的投资方之一是成都某房地产开发商,而片名则与开发商旗下楼盘同名。



个人感想:用心仔细看下去片子还是不错的,半纪录片的拍法,适合怀旧的人看.陈冲还是满有气质的啊!只是对于里面很多静止的动态摄影比较好奇而已,很少有片子里面这样拍的
人才?天才?谢谢!
人才?天才?谢谢!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284361
精华: 0
发帖: 2724
威望: 7 星
金钱: 274100 浮游币
贡献值: 8499 点
好评度: 9563 点
人气: 386 点
在线时间: 1200(时)
注册时间: 2008-05-01
最后登录: 2011-12-07
沙发  发表于: 2009-03-27 21:38

图片:
引用
引用第1楼snon于2009-03-27 20:15发表的  :
这片子不错。
顺便问下,xw兄听说过《铁西区》么?

没有听说过,不过查了资料知道了,好像是部很长的纪录片
以下是引用:
"       一周来,基本处于一种心力交瘁的状态,脑子高速运转,怎么也停不下来,又理不出头绪,千军万马践踏而过,泥浆四溅,泥足深陷,黑暗没顶的感觉从如此清晰、强烈。
  去年十月,我曾说要把《铁西区》看完,说这话的时候我刚看了个开头——九个小时的前二十分钟。就在一周前,我给自己腾出两晚的“空闲时间”,一鼓作气在电视面前呆了两晚,加起来,正好九个小时。
  之后是白天黑夜的回想、思考;千头万绪的找寻、提炼。可我到底失败了,面对这样一部纪录片,面对由一部纪录片而起、对一个国家、两代人命运的诘问,语言迷失了方向。
  不是没想过要放弃,直到我发现,它已成为我背上的石头,而我化身西西弗斯,不把它扛到山顶,再眼睁睁看它轰隆隆滚下山谷,我无法解脱。
  那么,就让我尝试说点什么,面对一个民族臃肿僵硬的身躯,面对一个时代巨大空旷的废墟,面对孓孑般卑微顽固的生存。
  王兵的《铁西区》,去年十月看《八十年代访谈录》林旭东一篇时,他固执的推荐引起我的注意。出于对纪录片本能的关注和持续的寻觅,从国内带回来的影碟里,正好有这么一套四张《铁西区》。之后重温《书城》过刊,惊讶地发现:早在02年第6期,张献民的《DV潮》一文中,已经提及《铁西区》,这个名字夹杂在朱传明《群众演员》、贾樟柯《公共场所》和杜海滨《铁路沿线》队伍里,很不起眼,估计也就“业内人士”偶有耳闻。至于说目睹,读过张献民《看不见的影像》系列关于《铁西区》的文字,我才知道林旭东的热烈推介事出有因,也只有他,有这个资格固执己见:王兵长达300小时的影像素材,林旭东从头到尾看过一遍,按每天看十小时计算,全部看完要三十天。听上去好象并不很长,可一部9小时的纪录片都有可能叫人望而却步如坐针毡,连看三十多遍是什么滋味,并且所有的素材乍一看都是那样乏味、庸常、昏昏欲睡。
  整个观影过程,我不断想到陈桂棣夫妇的《中国农民调查》一书。可以说,一本书和一部纪录片(也许还应加上管虎的一部《生存之民工》),涵盖了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急剧蜕变,描摹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两大群体日益滑向边缘的生存态势。记得《中国农民调查》一书在《当代》2003年第6期摘要发表时,曾有这样一段杀Ρ煽情(谁又能说它不真实!)的文字介绍:全景式记录了那些“想象不到的贫穷,想象不到的罪恶,想象不到的苦难,想象不到的无奈,想象不到的抗争,想象不到的沉默,想象不到的感动和想象不到的悲壮。”
  在我看来,这段话的一部分同样适用于介绍《铁西区》:想象不到的贫穷,想象不到的无奈,想象不到的沉默,想象不到的感动。
  也许还该加上一句:想象不到的绝望,想象不到的坚韧(而这坚韧最令人心酸也最震撼人心之处,恰是它纯粹出于本能)。
  几乎赶上一部电视连续剧长度的纪录片,注定了它的流传离不开这样几个关键词:地下、小众、独立。之后是国外获奖,于是再加上个制作者会报以一声无奈叹息的关键词:盗版。《铁西区》就这样来到了千千万万淘碟者的手中,出现在零零星星网上评论的字里行间。
  从1999年独自拎着DV走进铁西区,两年时间王兵积累下300小时的原始素材,经过一年时间的剪辑,终于成形。影片分三部分,前两张碟长度大约都是两小时,合成四小时篇幅的《工厂》;第三张碟有三小时左右,叫《艳粉街》;第四张碟长度两小时多一点,叫《铁路》。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又能彼此独立。对一个广大区域的持续注视,理出头绪很不容易。王兵在访谈中也说他头脑里从一开始就很清晰,需要分成工作和生活、两条线索。铁路本来包含在“工作”中,后来单独成篇,作为“工作”部分的延展、梳理,及与“生活”的串联。这实际也符合铁西区的真实样貌:这是一个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机械加工业基地和基建配套工业基地,鼎盛的八十年代初,就业的工人数量达到100万左右。它历经日据时代,苏联援建时代,和计划经济积累增长时代,直到市场经济的衰落时代,王兵镜头对准的,正是一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最后的喘息。
  交叉的剪辑计划在庞大的构架面前很快被证明并不可行,王兵需要找到一种节奏,表现工厂这头钢铁怪兽和人之间的联系,他们荣辱与共,相生相惜;却又彼此间离,相互漠视。王兵说,《工厂》这个核心的节奏找到了,接下来的《艳粉街》和《铁路》,剪起来就很顺手了。"
人才?天才?谢谢!